top of page
社會的戲劇:第三屆紀錄劇場節
社會的戲劇:第三屆紀錄劇場節

承蒙藝能發展資助計劃,一條褲製作在 2021-2023 年舉辦「社會的戲劇:第三屆紀錄劇場節」。

19-21.08.2022 新進紀錄劇場讀劇展演《黯夜留聲》|《樓上小島》

10-12.12.2021 人種誌劇場演出《同行尋光》


更多有關紀錄劇場節的資訊,請參閱:https://www.docutheatrefest.hk/

一條褲製作在2017年及2019年先後舉辦了首兩屆紀錄劇場節,包括考察、讀劇、大師班、研討會、演出及出版等,引起本地、以至全球關注,本團便曾收到不少來自世界各地的電郵查詢。我們希望能夠持續發展,推介外地的紀錄劇場,促進本地紀錄劇場發展。


戲劇與社會關係緊密,紀錄劇場更加是緊扣社會的戲劇類型。當社會發生戲劇性事件,以紀錄劇場回應是其中一種適切的方式。過去幾年,香港社會歷經變化,而本團致力推廣的紀錄劇場漸被受落,或許香港觀眾與藝術家都希望以戲劇回應社會的情況;反過來說,通過別人的紀錄劇場,我們可以窺探另一個社會的狀況。不同社會自然產生不同的戲劇,即使同是華文地區的臺灣、內地、澳門、新加坡等,也因應大家各自的社會狀況,紀錄劇場的發展也有所不同。


立足本土,放眼世界,兼顧中外,是香港這國際城市一直引以為傲的特色,因此我們這一屆紀錄劇場節將以「社會的戲劇」為題,繼續以紀錄劇場為媒介,切入本地社會,認識其他華文地區、以至世界其他地區的社會。


我們這次計劃將沿用以往紀錄劇場節的基本框架,由考察、大師班、讀劇展演、演出等組成,從不同角度入手,探索紀錄劇場這種獨特的形式。這次重點將會舉辦一次華文地區的紀錄劇場研討會,希望匯聚交流華文地區的經驗,探索紀錄劇場如何在華文地區落戶發展。


於2021年12月10-12日,本團於香港文化中心劇院呈獻《同行尋光》


社會工作者站在社會最前線,每天面對社會不同階層,這次將以他們的目光來檢視香港社會與社會工作的關係與發展,期望為同行的香港人提燈引路。

近年香港社會變化,無論是制度,或者工作環境,社會工作者都面對重重挑戰。自本年初起,本團走訪不同年代與背景的社會工作者,聆聽他們的心聲與故事,理解他們如何處理自身、服務使用者及社會的種種問題,期望與他們並肩同行,尋找心中那明滅不定、卻始終如初的一點光。


而本團將於2022年8月19-21日,於沙田大會堂文娛廳舉行新進紀錄劇場讀劇展演《黯夜留聲》及《樓上小島》。


本屆新進紀錄劇場展演採用演讀形式舉行,讓創作者可更專注於文本創作及研究之上。本團於2020年9月為新進紀錄劇場讀劇展演進行公開招募。經過周偉強、鄭傳軍及胡海輝三位資深紀錄劇場工作者面試後,本團從眾多參加隊伍中揀選出兩個具潛質的項目,提供資源並安排周偉強及鄭傳軍擔任戲劇文學指導。


獲選隊伍在一年間,分別圍繞「被捕者身邊人」及「公屋青年」兩個群體,花上大量時間進行訪談、資料搜集及篩選整理,汲取多方觀點,理解研究對象及群體,從而創作出兩套深入探究香港社會議題的本土紀錄劇場作品。


《黯夜留聲》Shimmer in the Dark 是由來自He She Play Drama Lab的薛海暉、高少敏所創作。某夜,你收到一通電話,得知家人惹上麻煩。他不是受害人,卻捲入司法程序,你有想過自己的人生將要面臨甚麼巨變?團隊走訪因不同原因涉及刑法人士的身邊人,從法律專業,到親屬支援,道出這班家屬被捲進漩渦後,不得不背負的重擔。


《樓上小島》Estaty 是由梁家銘、鄧栢聰、張志豪,三位在公屋成長的青年所創作。幾代不安的公屋青年,幾段安身立命的故事,交織著你和我的生命軌跡。香港地少人多,房屋供求失衡,樓價高企下,公屋彷彿是年輕人安居的唯一方法。然而,在攀比

風氣濃厚的香港社會中,公屋又被視為「沒有出頭天」的標籤。從社交、工作到結婚,房屋問題深深影響香港人,團隊將從多方切入,帶各位遊覽這座樓上小島。


聯絡我們

香港新界葵涌葵豐街25至31號華業工業大廈A座6樓F室

T 2419 9006 | F 2419 9789E info@pants.org.hk

bottom of page